在金門,
有一個很美麗的故事,湛藍的海邊,有一種魚稱做夫妻魚,他們出現的時候總是雙雙對對,形影不離。
相傳如果少了對方,另一方仍會信守著承諾,繼續等待,直到生命消失為止。寧可孤單終老,也要專一。
而時代和環境在改變,許多人嚮往速食愛情,像麥當勞一樣,想要就馬上吃,吃完就立刻丟開,
視情感為玩物,不用負擔任何責任,也因此,夫妻魚的傳說,和現今的速食愛情相較之下,
是多麼動人、多麼歷久彌堅。
因此我對夫妻魚有了深刻的印象,所以尋找相關的資料,
在2013生態電影節的活動中,讓我對這個浪漫傳說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。
生態電影節是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所推行的一個活動,主要是宣導對台灣生態環境的保育與維護,
透過影片的方式傳達,《2013生態電影節網站請點我》
再經由全國各地的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、生態教育館、圖書館等等地方播放影片,
超過1200場次,把饒富教育、永續發展觀念的影像帶給大家欣賞,
《截圖取自2013生態電影節網站》
如果沒有時間親臨放映現場觀影,也可以直接透過生態電影節網站線上播放完整的30部參展影片。
而我和夫妻魚的相遇,就在生態電影節的首映片上《守鱟的人》,透過線上觀賞的方式,有了認識。
《截圖取自2013生態電影節網站》
夫妻魚是民間的俗稱,原名是"鱟"(音念ㄏㄡˋ),屬於節肢動物門。
鱟存活在這個地球上已有兩億年以上的歷史,在早期台灣本島西部海域仍可見許多鱟的蹤跡,
《截圖取自2013生態電影節網站》
但隨著沿海的建設與開發,以前的景象已不復見,本島幾乎看不到鱟的身影,
而在金門,沙灘地仍保存良好,鱟得以安居,是他們生存的淨土。
而鱟長期對於人們又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漁民捕鱟之外,鱟褪去的殼也可以撿拾加工後成為一個個藝術品或飾品,
都是近年來金門大量開放觀光後的產物,帶來可觀的商機,
近期金門洪門港開始建造商港,鱟的棲息地也因此面臨到威脅,
影片中也道出金門人對鱟的濃濃情感,
看著從前灘地繁盛的自然景象即將隨著海岸的開發逐漸消失殆盡,有一種心疼及不捨的落寞感。
於是金門水試所、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開始著手鱟的復育工作,要維持鱟的生態,以免最後仍走向絕種一途!
且因鱟的血清更可以應用在醫療上做為試劑的研發,更是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,
但鱟的生態環境更急需要復原,在這矛盾的狀態之下,金門水試所用復育放流的方式來維護生態,並規劃鱟的生態棲息地,
而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用"人工繁殖"的方式讓鱟繼續綿延下去。讓鱟在居民的眼裡不會只成為記憶,而是一種延續。
2013生態電影節還有許多主題影片,
例如環境變遷、森林生態、物種、水域生態、生態保育等等,都是需要我們去重視的課題。
因應生態電影節,9/24~11/30國家書店與五南文化廣場所有參展影片購買都是79折優惠!
如果看了現場放映影片仍意猶未盡的話,也可以直接購買生態電影節的系列影片回家珍藏哦!←哪裡買請點我
《截圖取自2013生態電影節網站》
想要知道2013生態電影節的第一手消息嗎?可以直接點下圖進入粉絲團,隨時掌握電影節的動態,豐富你的生活~
而且現在按讚加入粉絲團還可以參加抽獎噢!
裡面用影像記錄著台灣的一草一木、或是各種令人震撼的自然美景,
也可以當作教材讓小朋友學習,從小就培養對台灣生態的認識,並學會喜愛這片孕育我們的土地。
像夫妻魚的情感一樣,對台灣的生態存著愛戀,盡力維持這段關係,然後,到永遠。
2013生態電影節,有影秀台灣網址:http://www.2013ecofilm.com.tw/template/index.aspx
活動時間:9/24~11/30
林務局影音平台:http://media.forest.gov.tw/mp.asp?mp=1
《此篇為邀稿,內容為實際心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