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著故宮大觀展(唐宋書畫特展)結束前去參觀,為了避免人潮洶湧,特地挑選平日上課的日子。我們從容地欣賞將近一千年前宋朝人的書畫。
  書法和我們中文人,有一種微妙的關係,讀著他們的真跡,我可以感覺到九百年前的今天,他們提起毛筆,或許在小舟上,迎著夏夜晚風;又或者是在涼亭裡,文人墨客,志同道合舉杯共飲,舉行一場文學饗宴。
  他們九百年前輕拂我眼前這張紙,揮灑他們像山一樣厚實的抱負;也或許是記敘如泡沫一樣短暫的快樂,抑或抒發自己的愁苦,整理內在的秩序。
  俗話常說,一個人的人格品德,可以輕易地從他的字體露出端倪,而米芾讓我印象最為深刻。他有一篇〈吳江舟中詩〉展現出他隨興、豪放的個性,作品用草書書寫,墨色忽濃忽淡,很明顯地看出來是一行呈現飽和狀態,而另一行的墨色則是呈現枯乾的情形。就這樣一行深,一行淺,穿插交替,變化萬千。因為他沾了墨,便放膽去寫,寫到墨汁完全乾涸,才又輕輕沾墨,繼續下一行。他草書的技巧高超,雖然我對書法並沒有特別鑽研,但可知其筆觸遒勁,或輕或重,或緩或急,為大將之風範。其他作品則讓我感受到米芾的不拘小節:例如他有一篇作品完成時,發現自己少寫了幾個字,並沒有重新寫過,而是在漏了句子的地方,畫出一條線,補上缺了的字,我喜歡他的態度,瀟灑倜儻。
  我們常常因為社會上訂了一些規範,不管自己是否能接受,就照單全收,不違反社會常理即可,一切都變的公式化,自然而然被壓抑許久。米芾就像是革命軍力求解放 ,在平靜無痕的水面上揚起一陣波瀾。
  繞了展場一周,我最欣賞宋徽宗寫的字,他的筆劃很細,似乎每一筆都是用筆尖寫成的。字很輕盈,筆飄忽快捷,像一隻隻小麻雀兒展翅而飛。最為人稱道的是,即使他的筆觸纖細,看似柔弱,但輕中還是有明顯的頓挫之分。
  看展覽的同時,無意間發現了饒富趣味之處,中國文字的涵義多變,一件事情、一項物品,可以許多表達方式。例如信件,可以稱做「手札」、「尺牘」。故宮每一件展示品都會有中文解釋跟英文翻譯。「手札兩帖」翻成英文是two letters 
「尺牘」直接翻成letter,「離都記」在英文是翻成leave the city,雖然翻成英文意思明確,但卻缺少了一份美感。中國文字十分奧妙,不但形體美,意境也完美。 
  最近聽書法教授說,有些大學教授正在實驗除了「黑色」墨汁以外的墨水書寫出來的感覺。但經過這次展覽後,我覺得我們東方人有一種成熟神秘的特質,用黑色墨汁寫書法 才能真正帶出我們東方人穩健的氣度,以低調的黑色表達我們內心澎湃的情感,追求原始、自然。畢竟中國歷史幾千年,人們以書法會友,都是黑色相承,豈是其他顏色能取代的?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